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是什么意思?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笑话,有位青年向一位老和尚询问:“为什么你们出家人,总喜欢说南无阿弥陀佛呢?”
老和尚一脸高深莫测地对他说:“不说南无阿弥陀佛,难道要说呵呵吗?作为出家人,自然要与众不同啊,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度。”
当然这只是个笑话,在现实的寺院中,也经常会看到出家人和佛教信众见面之时,会说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这句话似乎成为了佛门日常必备的交流问候语。
不过,佛教中很多名词都是印度的梵文音译,不通过学习我们很难领会到其中义理,甚至曲解佛法的真实含义。那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。
【一】南无阿弥陀佛的字面理解
相传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,十方三世诸佛如来都称赞他为“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”,由此可见,阿弥陀佛在十方诸佛如来心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。
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是梵语的音译,“南无”的发音要注意,是读“拿摩”。不是“南无”,由于以前不懂,常常以为是“南边没有阿弥陀佛”。
“南无”是恭敬、礼拜的意思,表示皈依佛的教导,把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佛,以后的一言一行都依照佛的指示行动。
“阿”是无的意思,“弥陀”翻译成“量”,“佛”代表“觉悟”,整体来说,就是无量觉的意思,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觉,听起来真的好厉害。这个名号就是告诉你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佛不知道。
此外,阿弥陀佛不仅是无量觉,它还拥有无量寿、无量智、无量福等等。寿命,智慧和福报,这些是我们普通人做梦都希望拥有的东西,为什么阿弥陀佛可以这么优秀,集万千优越于一身?
当然,这一切都是佛家建立的一套信仰体系,应该说阿弥陀佛以及他建立的西天极乐世界,也只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国而已。
【二】阿弥陀佛是谁?他做出了哪些贡献
据《佛说阿弥陀经要释》中记载:
在很久很以前,世自在王佛(阿弥陀佛的老师)那天正在讲课,突然来了一位衣着华丽,器宇不凡的国王。
他听课之后,深受感动,当下决定剃发出家,普度众生。世自在王佛看到这样的学生,不禁大喜:孺子可教也,赐他名号为“法藏比丘”。
出家之后的法藏比丘虽身在佛土,但心系民间,当他看到广大劳动人们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,让他实在忧心。他开始思考,如何能够拯救这些苦难众生,让他们获得殊胜的利益和身心的安乐呢?
于是他老人家发了四十八大愿,愿愿为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还给大家建造了一个安乐易养的聚会场所,名字就做西方极乐世界。
看到这里,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,这位赐名为法藏比丘的国王,就是阿弥陀佛出家前的身份。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和佛陀相似?
相关佛经记载,阿弥陀佛与佛陀的成佛因缘相似。所不同的是,他成佛前不是太子,而是妙喜国的国王,名叫世饶王。
和佛陀一样,在他当国王时非常喜欢听佛讲经说法,悟性和理解力超凡。他也同样放弃了王位,出家为僧,潜心悟道,最终成佛。
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建造的心灵极乐净土。
四十八大愿中涉及了佛号,内容有:只要清净无妄想的连念十遍他的佛号,就能往生去极乐世界。只要长期坚持念他的名号,且心中不乱,不染杂念,就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,消除人生中的一切罪障……
因此,人们才会口中常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以获无量功德、灭无边罪业。
【三】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,而不是别的佛名号?
净土法门是一个特别殊胜的法门,它的修行方法很简单,只需要一门深入,不要左顾右盼,一句佛号念到底,我们就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。
在《佛经》里有这样一首偈子:
阿字十方三世佛,弥字一切诸菩萨,陀字八万诸圣教,三字之中皆具足。
佛家观念认为:虽然我们念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名号、念他们的经咒,都有利益。但是,只要我们念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就能把所有佛、所有菩萨的经、咒、圣号都包含在里边了。
所有的佛菩萨给予的利益,我们通过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都能得到。
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就像阿弥陀佛的电话号码,我们念它的时候,就像智能地连通了西天极乐世界里阿弥陀佛的电话,也就真正产生了联结。
所以说:“八万四千法门,六字全收”。但是,念阿弥陀佛也需要有十足的信心,就是你得真的相信。我们常说“心诚则灵”。
为什么心诚就灵呢?用今天的话来说,虔诚和信心就是网速,十足的信心就是宽带,半信半疑就是拨号上网,没有信心就是断线。
想要下载到佛国净土无量的觉悟、光明、智慧、美好、寿命、福报喜悦和幸福!就看大家有没有信心啦!
当然,所有的这一切的说法,都缘于佛教体系,缘于佛教说法。不管是否是唯心也好,信佛是需要智慧的,只要是人间的真善美和正能量,我们都愿意欢喜接纳。
最后,愿大家都能够心中有佛,福慧具足,常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把心安住在清静无为的佛国净土。
作者:略懂居士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0654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